這一通話說的不可謂不漂亮,連晏昭昭聽了都覺得這掌柜的腦子還真是轉的快。
這世間,自然是有舍必有得的,那掌柜的就是這樣想的,與其讓此物一直在庫房之中賣不出去,吃著老本養著它,不如直接送出去,還能夠做個人情。
這掌柜的想的很清楚,今日晏昭昭離開之后,愿意買這件的東西的人還遙遠地不知道在哪里呢,與其讓這個東西一直在手里虧本,今日不如就將它直接送給晏昭昭——要知道晏昭昭的身份可絕對不是一般的貴女,她身后站著的可不僅僅有群芳園,還有這大羲朝的皇室。
如果能夠討得晏昭昭的歡心,說不定他們南洋匯之后還能夠從其中得到不少好處。
要知道這世界上大部分聰明人都是懂得投桃報李這個詞兒的,他們南洋匯白送了這么個珍貴的東西給她,雖然話說的漂亮,到底是捧了她和大羲朝的皇室一手。
晏昭昭收了他們的東西,就算短期之內不能夠給予他南洋匯什么實質上的回報,但晏昭昭對南洋匯的態度轉好,南洋匯能夠收到的長期收益就一定會變多;
更別提晏昭昭本身就是襄城貴女圈的風向標,即便許多貴女并不承認自己將晏昭昭當做標桿,但大部分貴女的穿衣打扮、行為舉止已經越來越像她靠攏,只要短時間之內襄城捧不出來第二個明霞公主,那南洋匯的這么一送,就是很有價值的。
只要晏昭昭能夠帶領貴女圈子之中的風向,他們南洋匯能夠收到的,就不僅僅是晏昭昭的這一份回報了,還有更多的襄城世家和貴女都會成為他們南洋匯的賓客。
而晏昭昭想了一會兒,其實也明白掌柜的這般舉動的含義。
確實,給南洋匯吃個人情也沒有什么不好,而且如果晏昭昭沒有記錯的話,萬壽節的時候,宮中還要采辦大量的東西,禮部和工部負責此事也有大半年,但是成效一直都不算好,晏昭昭好幾次去御書房之中尋姨母的時候,都能夠聽到姨母在批閱工部和禮部的奏折,一邊感慨這萬壽節雖說盛大,也不至于工部和禮部聯手,再加上襄城有世家插手,居然還處理不好這件事情。
工部和禮部既然吃不下,這件事情就必然還需要再找個第三方與工部禮部聯手,到時候應該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如果姨母將這件事情分派到幾個皇子的手里頭去,晏昭昭也能夠在這些皇子的面前給南洋匯美言幾句。
其實這樣的事情就完全不是什么價格或者是成本的事情了,皇家自然是不差錢的,尤其是女帝陛下的萬壽節,自然是力求完美優秀,只要是能夠做到盡善盡美的地方,皇家的手自然不會吝嗇。
這件事情力求風光盛大,所以本來就是個油水極大的差事兒,歷來皇家外包的事務都是眾位官家和世家爭搶的對象,不過今年萬壽節需要的東西太多了,尤其是萬壽節和晏昭昭的公主冊封典禮要放到一起去進行,而且今年還有大量的藩屬國和周邊小國的使者進京賀壽,對于物資的需求是極其龐大的。
禮部和工部,再加上歷來負責這件事情的世家一起,都沒有能夠將這筆差事給完全吃下來,晏昭昭便覺得這件事情自己大有可為了——倒也不一定說這件事情就要交到幾個皇子手里頭去,而且若是這件事情往皇子手里頭漏,梁昕和梁華是沒有這個心思去爭的,梁喑則一定會想辦法將這件油水極大的差事兒從大皇子二皇子手里撈過來。
與其讓這么大一個油水落到梁喑的受理區,不如叫她來接手此事。
晏昭昭在襄城之中一直沒有自己手里頭的產業,算起來她雖說確實私產豐富,但自己手里頭的那些私產基本都是姨母和娘親留給自己的,那些也不是她自己原本就有的嫡系私產;
而且群芳園的權力割分也應該快要提上日程了,她作為娘親大長公主的長女,對群芳園擁有毫無異議的繼承權,而如今娘親的肚子里還有小娃娃,不論以后是弟弟還是妹妹,他出生之后,晏昭昭肯定不會獨攬群芳園的大權。
且從私心來說,昭昭肯定會將群芳園的權勢多分一些給自己的弟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