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娜第二天就帶回了表演合同,下個月起,莉莉將要在這個歷史上也會留下名字的電影里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客串為她帶來了兩萬美元的片酬,扣除稅費和抽成,還能留給威爾森家一萬多美金充實賬戶。
威爾森先生跟她商量家中的經濟——是的,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威爾森先生已經習慣跟小女兒說這些了——靠他的薪資可以負擔房屋貸款、家用賬單、日常開支、公立小學的費用等等,甚至可以滿足她健康飲食的需求;莉莉額外的學費、保姆梅的薪資和交通油費,靠她的簽字費和版稅、之前廣告和客串的片酬,也可以基本覆蓋掉。
“所以這一萬多美金可以選擇轉學搬家,私立小學肯定比公立學校更好一些;或者攢著以后急用。你有什么想法?”
“不用著急轉學,我馬上五年級了,再過一年升中學,可以考慮那時候再進私立學校。如果我能賺更多的話,或許我們可以換套房子,搬到素質好一點的中產社區去。”莉莉從書里抬起頭來。
威爾森先生點點頭,“如果現在的房子賣掉,去掉房屋貸款估計頂多能拿到兩萬塊,還需要攢攢錢才行,我會再找些大客戶的。你的片酬留著讀私立中學吧,還有以后大學的學費,那才是大頭啊!”
莉莉想一想美國大學那高價學費,確實頭疼了一瞬——奮斗好幾年,兩個威爾森賺的錢好像還是捉襟見肘,讓她沒辦法放松下來。
電影客串可遇不可求,其他的又拿不到那么多錢,看來盡快再開一本才行。
一邊構思著要寫什么,一邊就到進組的時間了。
《刺殺ken尼迪》這部電影講的是美國第35任總統乘坐敞篷轎車經過達拉斯的迪利廣場時遇刺身亡一案。在官方蓋棺定論三年之后,一名崇尚正義的檢察官發現肯尼迪中彈的蹊蹺,從而推測當年官方的誤判,并在偵查當中發現掩藏在地下的政治陰謀。
在后世看來,奧利弗·斯通這部作品可謂完美融合了歷史事件和政治諷喻,稱其為好萊塢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也不為過。
當然,對于9歲的小女孩莉莉來說這些都不該是她能理解的事情,甚至電影最終分級都是她不能觀看的R級,她只能把那種參與歷史的興奮感壓在心底,或許等長大以后再翻出來看看。
在電影里,她是男主角——檢察官吉姆·加里森的女兒維吉尼亞,奧利弗·斯通的兒子扮演吉姆·加里森的兒子,這一兒一女兩小孩代表著男主角屬于人性的一面,也是他堅定理想的原因之一,因為他會為所愛的兒女生活在一個充滿謊言的國家里感到憤怒。
所以兩個小孩只需要做自己就好,自然地在鏡頭中表現天真、單純,做一個承接劇情的符號就夠了。
唯一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試鏡時候的片段:
吉姆·加里森不顧阻礙的調查引起各方人馬的警惕,不知道是誰把電話打到家里引誘他的小女兒,幸好及時被加里森太太發現掛斷了電話。緊接著因為這個電話,夫妻倆開始爭吵,一對兒女有些恐慌地看著他們爭吵。
當然,以莉莉的小聰明還是耍了點小手段。
比如父母開始爭吵起來,莉莉和小斯通坐到長凳上看著,導演奧利弗·斯通自然而然讓他的兒子坐在了鏡頭的方向,側坐的長凳,等于完全把莉莉遮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