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島艱苦的條件,使島上的人們養成了鄰里互助的習慣。
這里沒有人靠偷竊為生,因此島上房屋也大多不安大門,當主人外出干活,只在門口搭一根橫木,以示家中無人,他們稱這根橫木叫做“正欄”。
當此天下大亂之際,這個海島的居民們本來就這樣過著路不拾遺、類似桃花源的生活。
然而這一天,當熱情的漁民捧著柑橘想要招待遠方來的客人,那些衣冠楚楚的客人卻向他們展示了殘暴的面目。
血潑灑在正欄上,柑橘掉落在地,男人們憤怒的大吼著,迎來了銃聲回應,女人、孩子慘叫著大哭著……
消息終于傳到了大靜縣令耳中。
大靜縣令名叫姜孟師,之所以被貶謫到濟州這種地方來,因為他是朝鮮的親楚派。
他學的是漢學,受的是儒家思想的熏陶,一直以來以華夏人自居,對朝鮮己巳之變后認清朝為宗主的國策極為不滿,屢次諫言而獲罪。
但與其說朝鮮朝廷是貶謫他,不如說是保護他。
兩個大國交鋒,夾在中間的小國不甘、羞辱,反應在這些儒家士大夫身上就無非就是這樣,流放蠻荒之地。
但對于普通人而言,就沒這么溫和了。
國弱,他們面對的就是死,是被當成牲口對待……
姜孟師作為一縣之主,眼見治下百姓遭此大厄,不由嚎陶大哭。
紅毛鬼有近六千人,火銃、大炮無算,而他手下不過十余個衙役,能怎么辦?
巨大的悲憤涌到喉嚨,卻又被更巨大的無力感壓下去,姜孟師哭倒在地,拿腦袋重重撞擊著地面試圖消解痛苦……最后卻還是束手無策。
下一刻,有差人匆匆喊道:“大人!不好了!紅毛鬼沖進縣衙了……夫人、小姐……大人,夫人小姐都被他們捉走了……”
姜孟師聞言肝膽俱喪,眼前一黑,幾乎暈厥過去。
羞憤欲死之際,他又想起了一事,連忙轉身奔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