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都御史江總憲知道袁閣老心里尷尬,主動站了出來吸引眾人注意力,對天子奏道:“三名人證皆已陳述,故奏請圣裁。臣以為應當采取石祭酒與李僉憲所言。”
看著大臣一團和氣,景和天子心下欣然,便下旨道:“所言甚善!著吏部知曉,如此尤和不必外放了,還是原任即可。”
趙天官想了想,這次結果雖然遂了袁閣老的愿,但自己并沒有丟面子,也沒什么損失,只是李佑主動放人一馬而已,便上前接旨。
幾家歡喜幾家愁,眾人感慨這尤大人本次確實是死里逃生險死還生,幾乎就是站在懸崖邊上被人拉了回來。他竟然還遇到了李佑發善心,這運氣當真是不錯。
但福建道監察御史、辦報副總裁官孫大人臉色顯出幾分陰沉。原以為他使一個絆子,再等李佑出手,便足以制造出讓天子不得不采用的“真相”。
那樣尤少卿便可以卷鋪蓋滾蛋了,而他將成為第一副總裁官,以后只要不犯大錯,幾乎可以鐵板釘釘的轉正。誰能料到李佑這個沒立場的小人,突然又把尤和救了回來!
這時候,本次朝議所有事項都已結束,正準備散場。突然又有位三十七八的官員出列,朗聲向天子奏道:“臣有本奏!”
眾人看去,認出這是內廷六科中的禮科掌科都給事中湯文德,在科道中也是很有資歷得了。天子暗暗打了個哈欠,只得準道:“講!”
李佑心頭一緊,他聽說過,彈劾自己的那本奏章就是湯掌科上的,這次看樣子還是來者不善。
果然,聽到湯掌科對天子奏道:“臣彈劾檢校右僉都御使、提督國子監學政李佑濫用職權、公然經商!”
殿里已經開始微微懈怠的群臣又重新提起精神頭,李大人真不愧是天生主角,難得在文華殿朝議上露一次面,便能有意無意的將各種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自己身上。這次總該是李佑時間了罷,還是精彩不容錯過!
湯掌科雖然用的是“經商”字眼。但眾人都曉得,其實就指的是李佑辦報坊的事情。
說實話,那李佑如此公然行事,投銀子開報坊,滿朝上下有幾個不知道?但他們更知道,李佑不是蠢貨,相反還是異常精明的人物,他膽敢招搖。絕非鬼迷心竅。其中內情必然不簡單!
所以滿朝大都是抱著靜觀其變的態度裝糊涂,明哲保身為先,畢竟李佑辦報除了讓幾個大佬心懷警惕。實際上并沒有招惹誰。這些日子彈劾李佑的奏章也就那么一兩本。
讓眾人感興趣的是,今天這湯掌科當著天子和李佑的面,把這件事捅破了說。那李佑必然有反應,說不定要給大家貢獻出點內幕了。至于湯掌科本人的下場,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醬油黨紛紛表示要看戲,而有心思的人則各自考慮,湯掌科此舉算是帶了個頭,應該如何利用值得思量。
心思更深的人則開始分析,這到底是一個孤立的事件,還是有背景有根源的事件?湯掌科是**彈劾,還是與別人配合?且先關注雙方交鋒。必定會透露出很多信息。
李佑腦中轉了幾轉,發現自己對湯掌科不是很了解,也弄不清他的跟腳和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