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四妮不懂這些,只聽了句仗打不起來就安心了,道:“那我以后買菜,就在附近買,不走遠了。”
“嗯。”慕晏離點頭道:“表嫂,以防萬一,多備些食物和柴火在家,別怕花錢。再看看怎么弄一下,肉啊,菜啊,能放的,就多備一些。”
說完,又對趙秋意道:“明日我回一趟村子,里正帶話說誰要租我們家房子,讓我回去看看的。你一個人,明天別開張了,去張記鋪子多買些米面。不管打不打得起來,咱們也得防著。萬一打起來,糧食肯定要漲價。”
趙秋意急忙點頭。
“還有啊,藥也要漲價,能收就盡量多收一些,你心里得有個數(shù)。”
聽著三哥有條不紊的安排生活細節(jié),趙秋意十分佩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慕家三兄弟加一個病母,多年來的生活都是他一手打理。
處理這些生活瑣事并不輕松,尤其是在沒錢的情況下,每一分的用途他都要精打細算。
如此之人,方能將他們的賬本做得漂漂亮亮。
而二哥的那封信,別看他說著仗不定打得起來,讓他們不要擔心。
實則,什么大哥已經(jīng)隨著萬將軍快馬去了邊關(guān),又讓他們多加小心,不就表示這仗十之的打得起來。
次日,聽了慕晏離的吩咐,趙秋意早早的去了張記鋪子買糧食,買得多,包送貨。
順便還買了很多的鹽巴。
這年代的鹽巴死貴,為了省鹽,做出來的菜,多以清淡為主。
好在趙秋意身為一個醫(yī)生,深知口味清淡能養(yǎng)生,不好重口。要不換成別人,嘴巴能淡出鳥來。
而這一次她買這么多鹽巴,是為了做咸菜和腌肉。
慕晏離不是說想個辦法讓食物放得久嘛,弄兩壇子咸菜,再做幾塊咸肉就再合適不過了。
另外,還要多收些草藥備著。